非常时期眼健康,张琳医生来支招儿!<第一篇>

2022-06-13

近期疫情肆虐,孩子们不得不足不出户,通过网课在家进行学习。手机、平板、电视轮番上阵,虽然学习问题解决了,但是随之而来的视力下降问题也涌现出来。


显然,这个问题在疫情期间及时得到了眼科专家的注意,各种护眼知识大量涌现出来。


总结下来就是:控制用眼时间、控制用眼距离、注意读写姿势、注意阅读照明、注意补充营养。


虽然是不长的一段话,却是国内外大批眼科专家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分析得出的智慧结晶。


今天我来着重为大家解读一下什么是控制用眼时间以及什么是控制用眼距离。



01

什么是控制用眼时间?


大家最近总听到20-20-20原则,就是近距离阅读20分钟,要眺望20英尺(6米)远以外至少20秒的时间。那么这3个20 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呢?



人的眼睛好像是一台精密的照相机,但是即使最高级的照相机,其功能也不能和人眼相比拟。人的眼睛通过调节实现无极变焦,可以在看远、看中、看近各种距离间自由切换。


我们注意到眼睛内有一个瞳孔,瞳孔后方是晶状体。晶状体是一个凸透镜,负责把进入眼内的光线汇聚成一点,而这一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清晰的,这一点在视网膜前或后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不清楚的。


晶状体厚度变化由睫状肌牵拉来控制,睫状肌工作时,晶状体变厚了;睫状肌休息时晶状体是扁平的。



5米外的光线可以认为是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睛时,睫状肌完全不用工作,晶状体正好把平行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当5米内的光线进入眼睛,这时的光线为发散的光线,睫状肌就要工作起来,把晶状体变厚一点,使它汇聚光线的力量增强一点,才能把光线正好又汇聚到视网膜上。当然,距离越近,光线越发散,需要睫状肌更努力工作才能让晶状体更厚。


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睫状肌持续工作得不到休息,可能就回不到放松状态了。举个例子:就像一根竹杆,你在短时间内稍微折一下,放开以后它还是会变直,但当你把它折弯后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松开,竹竿就不再那么直了。同理,睫状肌长时间工作、收缩,再放松的时候,就比原来紧些,那么晶状体就比原来厚些。这时远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汇聚的点就在视网膜前面了,这就出现了近视。



科学家研究发现,小于30厘米距离阅读近视发生率是大于30厘米的1.5倍。近距离阅读时间大于20分钟,睫状肌就出现疲劳了。所以专家给出了建议:近距离阅读20分钟,要眺望20英尺(6米)远以外至少20秒的时间,也就是20-20-20原则。


02

什么是控制用眼距离?


关于距离,专家研究后认为5米外的光线就近似于平行光线了,所以把5米外定为远距离。


再来说看近,要看清40厘米距离的物体,需要睫状肌收缩来产生2.5D的调节,移近到20厘米时则需要急剧增加到5.0D的调节才能看清,为了不让睫状肌工作太累,规定最近阅读距离不得少于30厘米,否则眼睛极易出现疲劳。


30厘米到5米之间为中距离,一般室内距离多为中距离。


所以阅读20分钟后看看电视,眼睛并没有得到充分休息,而是要走到阳台、窗边极目远眺,才能让睫状肌松弛下来。



放假期间除了电子产品,尤其还要注意弹钢琴、看琴谱,绘画等也是损害视力的重要原因。


希望这个解读能帮助你深入了解如何控制阅读距离、阅读时间。下一期我会和大家谈一谈阅读照明及营养和近视的相关话题。


-E N D-


03

本文作者:张琳医生


图片

*门诊主任

*至亮眼科医疗技术部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护眼亮眼工程青年公益专家

*师从北京同仁医院著名角膜病专家邹留河教授,对角膜病、白内障、角膜接触镜及青少年近视防控有较深造诣。


毕业后在同仁医院分院同仁京苑医院任眼科主治医师,对各种眼科疾病有大量临床经验,和著名白内障专家施玉英主任一起为3000多名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使患者重获光明。利用个人休息时间积极考取高级验光员资格,对眼视光和青少年近视防控深入研究。